
2018年以來,肥東縣著眼破解非公黨組織難點問題,以“四破四立”推動全縣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提質升級。
建立網格排查體系,破解底數不清之難。按照“縱向到底、橫向到邊、不留空白、不留死角”的要求,以鄉鎮
、園區為單位劃分若干網格,通過實地走訪等方式,開展“拉網式排查”。將非公系統平臺信息與人社、民政等部門信息進行比對,對非公黨組織逐個分析研判,做到底數清、情況明。截至目前,1518戶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納入平臺管理,其中單獨組建黨組織288個,聯合組建黨組織191個。
制定差異組建標準,破解組織覆蓋之難。根據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特點,制定差異化組建標準。對有3名以上黨員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,實行單獨組建。對規模較小、黨員數量少于3人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,采取個別聯建、區域聯建等形式組建。對暫不具備組建黨組織條件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,采取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,推進工會、共青團組織建設等形式,實現黨的工作覆蓋。
開展“互幫互學”活動,破解支部提升之難。縣委非公工委辦牽頭,結合季度督查,組織重點鄉鎮(園區)非公黨務工作者開展“互幫互學”,通過定期現場觀摩黨建活動場所、查看黨建工作資料、座談交流等方式,幫助非公黨組織對標逐一查短板、抓整改、促提升。今年一季度“互幫互學”活動共查找問題32個,已整改到位21個。將互幫互學活動延伸至線上,組織開展非公黨建好故事活動,通過肥東先鋒微信公眾號推送好故事4期,營造起濃厚的“趕學比超”氛圍。
構建責任傳導機制,破解督查不力之難。建立月度提示、季度督查、書記履職考核制度。每月初對非公黨建重點工作、“三會一課”建議內容、黨日活動建議主題等進行梳理,下發至所有非公黨組織。每季度初,對落實上季度工作任務情況進行督查,形成督查通報。年終對非公黨組織書記履職情況進行量化考評,評定結果與評先評優、經費補助等掛鉤。2018年以來,共發布提示單16期,布置任務86項;開展季度督查5輪次,查擺問題172項,已整改到位158項;3名非公黨組織書記被提醒談話。